「邏輯性」的七項特徵
具邏輯性的文章與說明具備什麼樣的特徵?
我認為大概是以下這幾項:
簡單易懂
具有順序性
沒有矛盾之處
沒有重複或遺漏之處
有條不紊
有具體的數據或事例
對問題所下的結論與其理由都很明確
或許感覺很難,但是只要試著慢慢去注意這些地方,你的文章與說明理應會有所改變。
給有這些煩惱的人
你有什麼樣的煩惱?
如果你對於無法進行邏輯思考而感到苦惱,那麼你一定有以下這樣的煩惱吧。
經常被要求「好好思考」
不知道思考的方法
有時候會溝通不良
無法把想說的事情或主張傳達給他人
經常被說「你講的話很難懂」
無法在腦中整理思路。不擅長整合
不擅長質疑
將所有資訊照單全收
總是在講抽象的事情
工作理解力差
聽不懂他人說的話或看不懂書中的內容
不擅長比喻
無法好好安排工作順序
如果無法用邏輯思考,就會碰到這樣的困擾。
但是無須太擔心。因為邏輯思考力,隨時都可以開始練習。
人腦擁有良好的機制。
現在已經知道不論是用以思考事物的額葉(frontal lobe),或是攸關記憶的海馬迴(hippocampus),都可以透過「運用」去提升其能力,這些能力一生都能繼續成長。
可想而知,邏輯思考力也一樣能夠一輩子持續成長。
邏輯思考的要領一:你會使用沒有主詞的說話方式嗎?
與他人溝通不良的人,可以說是不擅長將腦子裡的想法,用言語正確地傳達出去。
—
在某個地方,有三位女性站著閒聊。
其中一個人開始說起這樣的事情:
「昨天呀,跟小孩說要讓位,結果好像被拒絕了,似乎感到很訝異。不過啊,那個人在下一站就下車了,有種原來如此的感覺。不知道是不是累了,聽說臉色很不好。啊,車掌似乎是一位女性。最近用來引導的那個好厲害呀。除了英語之外,還有華語跟韓語之類的。對吧?」
—
各位看了感覺如何?
當然,敘述者本人在腦海裡確實描繪出那付光景,以為自己已經清楚說明當時的情況。
然而,聽眾卻完全聽不懂。
而且,敘述者從小孩的座位開始說起,卻用語言的話題結束,讓人搞不懂她到底想表達什麼。
縱使聽者擁有極佳的理解能力,也幾乎無法理解她所講述的事情。
該怎麼做才能讓整件事情變得好懂?
至少也要補上事發地點及主詞(誰)等不小心省略的要素。
「昨天呀,隔壁的太太搭電車的時候,跟自己的小孩說要讓位給一位爺爺,結果好像被那位爺爺拒絕了,隔壁的太太跟小孩似乎很訝異。不過啊,那個人在下一站就下車了,原來如此。那位爺爺不知道是不是累了,聽說他臉色很不好。啊,車掌似乎是一位女性。最近電車裡的語音導引好厲害呀。除了英語之外,還有華語跟韓語之類的。對吧?」
—
補充這些要素之後,各位應該能了解「啊,原來是這麼一回事」。
並不是誰拜託小孩,希望小孩把位子讓出來,而是那位母親要自己的小孩讓位給站著的高齡者。
如果只是憑感覺說話,將事情傳達給他人時,就會不小心描述成完全不一樣的內容,這種情況相當多。
一般人絕對不會認為,會這樣說話的人還能運用邏輯性思考吧。
別人應該會覺得「這個人說的話好難懂」。
如果你也擔心「自己說話是不是很難懂」,只要在腦中稍微整理一下再開口,給他人的印象應該就會完全不同。
那麼,剛才提到的對話,重新加入地點與主詞以後,就變成具邏輯性的文章了嗎?
—
「昨天呀,隔壁鄰居的太太搭電車的時候,跟自己的小孩說要讓位給一位爺爺,結果好像被那位爺爺拒絕了,鄰居太太跟小孩似乎感到很訝異。不過啊,那個人在下一站就下車了,於是有一種『原來如此!』的感覺。那位爺爺不知道是不是累了,聽說臉色很不好。唉,我們也差不多到了會有人讓座的年紀。你們有沒有想過,如果有人讓座的話,我們該怎麼辦?」
—
由於這原本就是日常對話,所以都是自然聊出來的內容,即使如此,對話開頭與結尾的內容要是差太多,聽者就會覺得很累。
至少也要把車內廣播的部分去除,聽眾才會比較容易理解。
人們在講述某件事時,腦袋裡會浮現整件事的光景,所以在說話時,往往會產生已經把所有狀況確實傳達給對方的錯覺。
不過,倘若自己省略了事情的先決條件,或者描述順序跳來跳去、事發經過顛倒錯亂,又或者說話沒有主詞的話,那就無法如預期將事情準確傳達給他人。
比方說,如果看著一張照片,盡量正確地傳達照片裡的所有物,那麼該怎麼描述呢?
用話語向他人傳達事情,比想像中還要困難。
請你平時也試著留意一下吧。
不只是商業場合,就算是日常對話,我們也要有意識地採用易於理解的方式傳達給他人,只要這麼做就可以練習邏輯思考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